一例基因Ⅱ型变异猪伪狂犬病的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来源:侯凤娇发布时间:2022-08-31 点击率:1909
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感染多种动物,如猪、狗、猫、豚鼠、兔、牛、绵羊、山羊、貂、狐狸、狼、猞猁等,猪被认为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PRV感染会导致仔猪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几乎为 100%,保育猪会有明显的呼吸症状,成年猪出现腹泻,母猪出现严重生殖障碍,包括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弱胎。近几年,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大量后备母猪没有经过疫病监测就紧急使用,导致猪场多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升高,猪伪狂犬病就是其中一种。笔者于2022年处理了一起变异株伪狂犬病的经典案例,在此给大家做一总结分析。
1 猪场背景
辽宁某自繁自养母猪场,其中,存栏母猪320头,20日龄以上仔猪520头,产房母猪46头,妊娠母猪186头,空怀母猪80头,保育猪232头,育肥猪1074头,公猪3头。母猪群采用普免方式,用经典Bartha-k61疫苗一年普免4次,每次间隔三个月。仔猪群在出生当天喷鼻免疫1头份 ,42日龄以及80日龄肌肉注射1头份。
2 发病过程
2022年3月中旬50头母猪生产仔猪约530头,仔猪出生10天左右开始发病(3月下旬),出现明显的划水样、犬坐势等典型的神经症状,发病后死亡速度较快,一般发病2-3天死亡,到4月初,发病的仔猪神经症状比例减少,以打蔫为主,皮肤变色比例比初期增加,直至死亡,前后死亡共计213头仔猪,死亡率达到40.19%。使用磺胺、头孢、阿莫西林以及替米考星等药物效果不佳,病情有蔓延的趋势。
3 病理变化
对发病仔猪进行剖检,主要病理变化为:脑膜出血明显,肾脏有零星针尖大出血点,肝脏有多量黄色斑点状坏死灶,肺脏间质增宽,肺脏大面积呈肉样变,心肌有出血点等变化。
4 病原诊断
根据猪群临床症状以及发病猪的病理解剖病变,初步怀疑是伪狂犬病病毒感染。随后采集了发病猪的脑组织、脾脏、淋巴结、全血、肺脏以及肾脏等组织送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进行病原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猪淋巴结、全血、脑组织、脾脏、肺脏、肾脏等组织中猪伪狂犬(gE)基因检测为阳性,这表明导致这次病情的根本原因为猪伪狂犬病毒感染。为做好猪场更进一步的免疫防控,将检测到的猪伪狂犬病毒gB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与其他猪伪狂犬病毒gB基因做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属于基因Ⅱ型的变异株。
5 防控措施
根据猪场的临床表现、病原检测结果和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尊龙凯时生物技术服务团队与猪场业主沟通交流,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制定了综合防控方案。建议采用伪狂犬病不稳定场免疫方案,接种新型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同时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5.1 全群紧急免疫接种方案
5.1.1 种猪、中大猪全群普免,2头份/猪,1月后加强免疫一次。
5.1.2 哺乳仔猪1-14日龄全部产房喷鼻1头份/猪+肌注1头份/猪。
5.1.3 15-21日龄发病产房喷鼻1头份/猪+肌注1头份/猪;未发病产房肌注1头份/猪。
5.2 常规免疫接种方案
普免2次后,进入常规免疫。有条件的猪场,根据gB和gE抗体检测结果科学安排免疫程序。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逐步开展伪狂犬病的净化。种猪全群普免,1头份/猪,每年4次;仔猪1日龄喷鼻,0.5-1头份/猪; 40日龄-50日龄肌注1头份/猪;80日龄左右肌注强化1头份/猪;后备猪配种前免疫2次,间隔4周,每次肌肉注射1头份/猪。
6 结果跟踪
猪场在使用新型猪伪狂犬病活疫苗紧急免疫1周后,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现,到2022年5月份有效控制了这起猪伪狂犬病疫情。此后生产母猪恢复正常,猪群总体状态良好,产房仔猪成活率在95%以上,保育仔猪成活率在97%以上,育肥猪成活率为100%,母猪群生产稳定。数据表明,基因Ⅱ型变异株伪狂犬病采用新型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其免疫效果是确实有效的。
7 案例总结
通过对这起猪伪狂犬病的发病和控制情况分析,笔者得出以下体会:
7.1 经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发病前2个月引过后备种猪,部分批次育肥猪80日龄未做伪狂犬病疫苗免疫。估计因引种控制不严,造成了野毒株的传入,而场内育肥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又存在免疫漏洞。因此,猪场一定要做好后备母猪的疫苗免疫,提升后备母猪的抗体水平,同时后备母猪的抗原、抗体监测一定要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引进伪狂犬野毒阳性猪。一点式饲养的猪场,务必要更加重视育肥猪的免疫,伪狂犬病疫苗除采取1日龄喷鼻免疫外,还需肌肉注射加强免疫2次。
7.2 基因Ⅱ型变异株伪狂犬病的防控采用新型猪伪狂犬活疫苗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