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与防控
来源:陈楚雄发布时间:2022-12-29 点击率:1595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猪场常见的病毒性腹泻疾病,以发病猪只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哺乳仔猪(特别是7日龄以内)高死亡率为特征,常常给猪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和猪流行性腹泻(PED)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致病机理、诊断和免疫防控,并分享一起临床防控案例,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启发。
1 临床特征
TGE & PEDV主要临床症状: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有的仔猪发生呕吐、消瘦、严重脱水;排出黄白色、黄绿色、灰色水样稀便,有恶臭味;7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高,尤其是3日龄的仔猪死亡率可达100%。保育猪发病时,临床症状较重,与哺乳仔猪相似,死亡率在20%-30%,50%以上的猪排水样稀便,病程7-14d。少数猪恢复后生长发育不良。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天可自愈。育肥猪在同圈饲养感染后发生腹泻,一周左右康复,死亡率1%-3%。母猪常呈精神萎顿、厌食和持续性腹泻大约一周,并逐渐恢复正常。后备猪发病率较高,但症状较轻,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佳,腹泻持续4-7天后逐渐恢复。
2 剖检变化
TGE & PEDV的剖检症状: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出血,肠内有水样稀便,肠壁透明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组织学变化主要是小肠绒毛变短、萎缩,小肠上皮变性明显,上皮细胞为扁平至方形的未成熟细胞,黏膜固有层可见细胞浸润,尤其是空肠和回肠。肝脏肿大,色淡,质地变硬;肾脏肿大,包膜不易剥离,肾皮质色淡,切面上部份皮质结构较模糊;心肌松软色淡,心脏横径增大,冠状脂肪呈胶冻样浸润。
3 致病机理
TGEV & PEDV对肠道上皮细胞具有很高的亲和性,尤其是空肠,在肠道上皮绒毛细胞繁殖导致细胞溶解,绒毛变钝和萎缩,空肠、回肠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肠道内酶的活性显著降低,使肠道吸收性细胞失去功能,引起吸收不良,内容物渗透压升高,导致渗透性腹泻。此外,空肠、回肠内的钠和电解质运输的改变及血管外蛋白质的丢失,引起电解质和水的积聚,脱水、代谢性酸中毒、高钾症导致心、肾功能衰减而死亡。
经人工发病试验,猪口服PEDV和TGEV后,潜伏期一般为20小时至3天。在实验室,新生仔猪最早有接种8小时后就开始发病的,病毒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繁殖,在16~30小时达到最大量。由于病毒的侵袭,小肠上皮细胞变性、绒毛脱落,导致小肠内酶活性明显下降,扰乱了消化及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引起急性吸收不良。对哺乳仔猪而言,就不能消化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使肠内产生高渗,液体在肠内滞留,甚至从组织内吸收液体,进而导致腹泻和脱水,酸中毒而死亡。
4 诊断
引起猪腹泻和呕吐的疾病很多。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伪狂犬病、梭菌病、猪痢疾、猪瘟、球虫病等,需仔细鉴别。 根据流行病学和发病季节,临床上以水泻、呕吐为主,所有猪都可以发病,大猪一般不死,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变主要在肠道,传播迅速,治疗无效,据此可以确定为病毒性腹泻。7日龄以内发病死亡的往往是TGE或PED。
下面的辅助方法可帮助诊断:
(1)绒毛萎缩: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绒毛缩短,这是特征性的病变;
(2)粪便酸碱性:细菌性腹泻的粪便一般为碱性,病毒性腹泻的粪便呈酸性,可用pH试纸测一下。
(3)最终的诊断还要靠实验室检测确诊。送检发病未死乳猪的小肠、肺脏、脾脏、淋巴结,采用RT-PCR或荧光RT-PCR测病毒核酸。
5 免疫
(1)免疫机理
猪出生时体内无免疫球蛋白,出生后通过初乳获得免疫抗体,这种特性也就决定了新生仔猪的免疫获得是被动免疫。初乳中的大部分乳蛋白由仔猪吸收后进入血液提供体液免疫,而免疫球蛋白SIgA则在肠道黏膜上进行局部免疫;PEDV是肠道黏膜病毒,具有肠组织嗜性,PEDV感染后介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产生的SIgA分布在黏膜表面起到保护作用,怀孕母猪机体产生的SIgA还可以通过淋巴归巢和血液循环聚集于乳汁,新生仔猪通过吸食初乳获得被动免疫。新生仔猪吮吸初乳后通过肠上皮进入血液循环,这样为新生仔猪提供了像母猪那样的血清抗体。所以,在仔猪哺乳期,进入消化道的病毒是通过与母乳中的抗体在肠道中不断中和而起主要保护作用的。
(2)免疫: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后非瘟时期,猪场猪群结构不合理,后备母猪,一胎、二胎母猪比例大。对阴性猪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经肌肉注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产生SIgA,发挥黏膜免疫的作用。
胃腹流康推荐免疫程序:用国家专利稀释液稀释活疫苗,肌肉或后海穴注射。
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产前35-40天、15-20天跟胎2次。
经产母猪:产前35-40天、15天-20天跟胎2次。
种公猪:普免, 3-4次/年。
污染严重猪场:小猪超免口服效果更佳,用生理盐水稀释活疫苗,0.5头份/头;1-3日龄用国家专利稀释液单独后海穴或肌肉注射,1mL/头。
6 案例:北方某规模猪场,存栏母猪3000头
(1)猪场基本情况:该猪场2019年发生非瘟,防控住后,2021年9月换种,一次性引进原种600头,二元母猪存栏2400头,自繁自养。采用楼房式的养殖,每栋为5层,共计5栋;每层1000平方米左右,共计25000平方米左右。经历过非瘟防控,生物安全做得相对较好,严格进行人流、物流、猪流、车流的管理。
(2)事件经过:(1)由于引种回来不久就遭遇猪价下滑,预防保健没有按计划进行,猪群健康度一般;(2)由于赶进度批次化生产,2021年11月份开始配种时有些个体还偏小(未达到性成熟);(3)断断续续出现母猪拉稀现象,但不太严重;3月份开始产仔时产房偶尔也零散有点腹泻,但影响不大,没有引起场长重视。(4)2022年9月份突然腹泻加重,产房死亡厉害,猪场尊龙凯时公司提供驻场服务支持。
(3)猪场发病情况及诊断
①症状:个别母猪采食不行,仔猪水样腹泻(粪便灰黄色,有较高粘性,随后清水样腹泻,快速脱水死亡,呕吐),寄养能救活一部分。
②楼上产房仔猪比楼下好,天气变化下雨天腹泻表现更严重。
③整体反应猪群抗应激能力较差。
④仔猪断奶后好转,保育,肥猪成活率高。
⑤刚出生仔猪腹股沟淋巴结正常,腹泻后淋巴结发青。
⑥解剖症状:部分猪肾脏皱褶凹陷出血点明显,肺脏稍萎缩。脾脏、肝脏、胰腺基本正常。胃中有凝乳不消化,个别猪胃溃疡。颈下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发黄发青。
临床初步分析:
(1)部分腹泻仔猪肾脏出针尖状出血点明显,怀疑极个别母猪是否有猪瘟隐性感染带毒?
(2)细菌感染:梭菌等?
(3)病毒感染:流行性腹泻PEDV?
实验室确诊:
(1)腹泻明显小猪处死,采集小肠组织,检测TGEV、PEDV、PDCoV和PoRV;采集肺脏、脾脏、肝脏和淋巴结做细菌分离,检测蓝耳、圆环、猪瘟、伪狂犬等病原;每次采集2-3窝,每窝1-2头,每头小猪的样品分开包装,并做好标记。
(2)取猪饮用水检测细菌。
(3)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猪流行性腹泻PEDV与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
(4)紧急防控方案及反馈结果
1、紧急免疫
1.1 临产母猪(预产期在7天以上20天以内)免疫:采样国家专利稀释液稀释胃腹流康,1.5头份/猪;
1.2 距预产期21天至40天的重胎母猪免疫:采样国家专利稀释液稀释胃腹流康,1.5头份/猪,间隔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1头份/猪。
1.3 距预产期41天以上的母猪及公猪、后备母猪紧急免疫:采样国家专利稀释液稀释胃传流康,1.5头份/猪,间隔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1头份/猪。
1.4 仔猪:小猪超免口服,用生理盐水稀释活疫苗,0.5头份/猪;1-3日龄小猪再用国家专利稀释液单独后海穴或肌肉注射,1mL/猪。
2、药物防控
2.1母猪处理:预产期在7天以内的产房母猪,腹泻防控策略为快速降低病毒载量,提高仔猪抵抗力。母猪饲料中添加小肽类产品、葡萄糖与Vc;母猪产仔当天配合干扰素注射。
2.2仔猪处理:
(1)1日龄肌注干扰素预防;
(2)正在发腹泻仔猪:母猪配合干扰素注射,不吃料母猪第二天加强一次;仔猪紧急肌注一次干扰素,6小时后加强一次。第二天再打一次。
3、紧急防控效果
按上述方案执行,一周后产房仔猪腹泻得到有效控制,偶尔几窝仔猪腹泻,经检测为大肠杆菌引起。10月中旬回访,猪场反馈产房成活率已经提高到98%,基本没有腹泻发生。
(5)体会
①很多猪场出现仔猪腹泻疫情,用药治疗和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首先,没有科学全面的检测,没有明确病原;其次,疫苗免疫程序不科学,无法起到预防效果。另外,即使使用同类型疫苗,但抗原含量不同,免疫效果差异较大。
②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防控,正确免疫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措施。尊龙凯时生物生产的胃腹流康(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所用毒株为最新流行毒株,匹配度更高;抗原含量高,能更好地激活猪只黏膜免疫系统;配备国家专利稀释液,抗体水平更高,免疫持续时间更长,其抗体水平与“活疫苗+灭活疫苗”联合使用的抗体水平相当。由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疫病的常态化,应将腹泻免疫纳入基础免疫;做好全群免疫至关重要,尤其是后备猪群的驯化。
③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做好进猪、售猪的消毒、隔离,人员、设施、猪只、粪便、母猪乳头的消毒工作,防止人为散毒情况的出现。
④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温、干燥、清洁的饲养环境;腹泻仔猪口服补液盐,防止猪只脱水。
⑤防止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由于病猪机体抵抗力下降,对病猪进行适当药物保健,防止其他细菌性疫病的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
⑥人工哺乳和寄养:由于该病是通过粪口、母猪乳汁进行传播,可早期断奶或进行寄养,对寄养仔猪需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疫病的传播。